策点洞察

“到今天,中国的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而有韧性’的中国制造,离不开成都的贡献。”在11月18日召开的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以视频发言的方式表示,制造强国建设应特别需要扬长补短、锤炼产业和企业“雄兵”,而成都,具备打造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兴制造强市的基础。

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制造业强市战略”写入党代会报告;随后印发的《“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未来目标。

此次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的召开,意味着这座拥有2100余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期望实现制造业的“二次创业”。“系统重构产业体系新的‘四梁八柱’,整体重塑新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成都市此次会议如此提出。

成都制造业建圈强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阐明了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实际上,“制造强国”已然深刻地烙在城市发展的基座之上。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广州、天津、合肥等多个城市明确提出“工业立市”“制造业立市”的战略目标。就连工业增加值超过万亿元的深圳,今年5月也提出要“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创制造强市新优势”。

“制造业不仅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此外,大型跨国企业在布局时也尤其看重产业配套环境。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成都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综合性工业体系,产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资源富集、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具备制造强市建设的良好基础。相关数据显示,成都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为4842.4亿元,占GDP比重为24.3%。

这其中,成都高新区在推进制造业“建圈强链”进程中,已拥有产值上千亿元的工业企业3家、百亿级企业6家,制造业上市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

但对于成都而言,一边是经济总量居全国第7位,一边是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4位,排名的“错位”,让成都市加快了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稳步提升制造业占比。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认为,成都最核心的动力就是产业发展成功,电子信息成长为万亿级产业,汽车、生物医药产业均有万亿级潜力,在产业发展模式上,正是成都市的建圈强链,持续推动了产业的扩容升级。应对外部复杂经济环境,建立双循环新格局,中国需要在西部建立产业“备胎”,四川省工业基础好,41个工业门类齐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落地后,成都在中国经济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屈贤明表示,成都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遇,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为成都制造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难得的机遇。“成都是一个十分安逸,人们向往美好的城市。成都是一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迅速崛起的一座制造业重镇。”

打造“大而有韧性”的制造业

“过去总说,中国制造业是大而不强,现在我认为应该是大而有韧性。但是离又大又强还有一定的距离。”屈贤明表示,大而有韧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个表现是抗冲击能力。在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制造业站稳了脚跟,经受了冲击的考验。第二个表现是适应能力。对于变化的国际环境、国际市场,能够快速适应,快速反应,不乱阵脚。第三个表现是生存发展能力。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中国制造业活得好好的,而且越战越强、越战越勇。

稳住产业链供应链,让市场主体运转畅起来、快起来,才能保持经济活力。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成都市深入实施龙头企业保供稳链工程,上半年“30+5”重点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加快恢复制造业供应链,6月一汽丰田、四川领吉等全面复产,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长9.4%,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4.6%。由此,凸显出成都制造业的韧性。

就此,在屈贤明看来:“在制造强市的建设当中,成都市应该利用有利的机遇,打造一个在世界有影响力、优势特色鲜明、新兴的制造强市。”屈贤明希望成都对中国制造业的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成为支撑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支点。

其中,屈贤明特别强调要注重四点:要打造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领先产业和产业集群;希望着重在“新兴”上下功夫;注重发展民生产业,特别是食品产业;要下大力培养一批在世界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以及一大批充满活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世界单项冠军企业”,形成蚂蚁雄兵。

“制造强市,应在‘新兴’上下功夫。”屈贤明表示,所谓“新兴”,产业要新,机制体制要新,从业的人员面孔要年轻要新,生态环境要新。希望成都的制造强市建设,在新兴上下功夫,与众不同,这是成都的特色。

根据成都市发布的《“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目标,到2025年,成都将成功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发展质效和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进入国内制造强市前列,成为国内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到2035年,成都将构建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新体系,发展质效和国际竞争力初步达到世界城市水平,成为国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示范区、践行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先行区、全球先进制造业战略基地。

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成都市有着清晰的思路。“清醒认识自身推进制造强市的优势基础和短板弱项,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趋势和要求,更加注重创新协同,更加注重两业融合,更加注重生态培育,更加注重绿色转型,坚定不移推动新型工业化,锚定制造强市目标,着力打造成都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成都市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制造业规模总量跃升、创新能力跃升、产业集群跃升、产业生态跃升,在做强城市发展核心优势中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

友情链接

在线
沟通

在线
QQ

电话
联系

13925036413

在线
留言